
IPP跨領域團隊合作與教學實務課程
跨領域團隊照護(interprofessional practice, IPP)是結合不同醫療專業背景與的角色功能,彼此互補以強化各專業間協作功能的團隊型態,其目的是為了達到醫療院所之特定照護目標。而目前跨領域團隊照護已成為現階段醫療體系迫切需要的一種工作模式。其原因在於優質的跨領域團隊照護不僅改善病人安全、減少醫療支出,並能更充分提供醫療團隊間有效的照護方式,進而減輕人力短缺所帶來的困境(Sullivan, Kiovsky, Mason, Hill,& Dukes,2015)。
遂本實務課程係透過有效的跨領域團隊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IPE)之教導與學習,提升跨領域團隊照護的認知與重視,共同營造醫療體系在教育或臨床上成功的合作模式及工作態度。
課程適合對象:醫師、醫事人員、各職系臨床教師及PGY學員及實習生。
課程說明:
跨專業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IPE)是訓練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的先備條件(WHO, 2010),它具有整合、體驗與實踐性,其目的在學習作為高度協作的團隊並有效運用所需之技能,讓跨專業協作之醫療服務更安全,並有助於降低醫療專業人員的倦怠感,進而提升工作滿意度。
課程設計採體驗式學習模組「體驗、探索、引導及實踐」等四個階段學習架構。其教學法闡述了行為主義和建構主義認識論中衍生的學習理論,並以此強化參與者學習意願,為IPE的學習過程奠定基礎,從而使學習者掌握跨專業的專業能力(知識、技能和性格),建立專業實踐醫療體系並最終改善以患者為中心的永續成果。
.png)
課程目標:
跨專業教育合作組織(IPEC)定義了跨專業協作實踐和教育的四項核心能力:
- 價值觀/道德 Values/Ethics
- 角色/職責 Roles/Responsibilities
- 跨專業溝通 Inter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 團隊與團隊合作 Teams and Teamwork
課程大綱:
建立正向的醫療道德與價值觀:透過同理心(compassion)、能力(competence) 與自主(autonomy)建構學習者體現醫學核心價值並堅定恪守對基本人權的尊重和展現良好道德規範,以實踐永續發展的基礎。
釐清專業角色定位與職務分工:使用RACI矩陣確立團隊角色,學習了解管理責任之重要性,以有效調整工作態度及工作重點,進而強化專業職能提升整體管理綜效。
強化重疊型多層次之有效溝通:更廣泛運用同理心轉化視角看見他人所看見的問題,並學習善用多層次溝通技巧,致力於推廣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提倡「以病患為導向」的服務模式。
情境領導融入專業之團隊合作:強化學習者個人覺察與團隊適應力並善用情境領導之靈活性,依據現況與組織變動需求,評估團隊成員及任務狀態調整資源分配,以採取相對應之行動,增強跨專業間的合作與協調,進而實現整體綜效。
課程工具一:RACI矩陣
RACI矩陣是確立團隊角色的絕佳工具。區分為:Responsible (執行者)、Accountable (當責者)、Consulted (指導者)以及Informed (知悉者) 四種角色。
任務分組可以建立 RACI 矩陣/表,將任務列於 Y 軸而團隊成員列於 X 軸,並指定四個 RACI 字母中的任一個角色,給予分組任務或團隊成員,如此團隊成員就能輕易瞭解自己在各任務上的具體角色。

RACI 矩陣的額外提示:
每個任務只有一位執行者 (R),以利團隊成員瞭解由誰負責該工作,因為若是任務的執行者超過一人,團隊成員就可能在交互任務執行編組的責任與溝通上產生混淆。儘管每項任務都應只有一位當責者 (A),該名人員卻也可以同為任務的執行者 (AR)。
其次控制或告知的人數也很重要,因為愈多人被告知,專案就有可能無端變得更複雜 (盡量讓 I 的角色人數少一點)。而參與者可以使用 RACI 矩陣對團隊成員設定清楚的期望,並將它當成執行專案時的參考資料。
課程工具二:情境領導模型
Hersey-Blanchard Situational Leadership Model是由Paul Hersey and Ken Blanchard共同開發,在領導理論領域Hersey-Blanchard情境領導模式認為有效的領導力應取決於團隊成員的具體情況和發展程度,以務實及適應性強之特質,有別於其他領導理論。Marijana Rodić 和 Slobodan Marić 亦在領導效率的基本因素一文解釋說:「情境領導的重點在於領導者行為與員工準備度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從根本上決定了領導力的有效性。根據情境領導力的基本原則,領導風格並非單一的,反之,領導者應依據被領導的個人或團隊成熟度而適當進行調整自己的領導風格。」他們繼續說道:「沒有一種領導風格或模型能夠適用於所有情況,因為合適的風格取決於員工特徵和業務的不同程度(Marić,2021)。
其次在組織發展研究(Thompson, G.& Glasø, L.2018)亦對此方法進行了實證評估,顯示情境領導力的有效性與領導者與追隨者之間的一致性密切相關,進一步證明了其與組織發展的相關性。

情境領導模型的優勢:
Hersey-Blanchard情境領導模式具有多種優勢,這些優勢使其在諸多行業的領導者中經久不衰:
- 靈活性:此模型強調適應性,使領導者能夠有效地應對不同的情況和追隨者的需求,從而提高整體團隊的績效。
- 個人化方法:透過根據個人發展程度客製化領導風格,領導者可以提供指導和自主之間的適當平衡,促進成長和發展。
- 增強動力:將領導風格與追隨者的需求結合有助於提高動力、參與度和滿意度,從而提高生產力和士氣。
- 改善溝通:此模式鼓勵開放的溝通和協作,並加強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間的關係。
- 發展重點:情境領導方法優先考慮追隨者的不斷發展,打造更熟練、更有能力的員工隊伍。
.png)


文獻參考來源
Gilbert, J.H.V., Yan, J., & Hoffman, S. J.(2010). A WHO report: Framework for action on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ractice. Journal of Allied Health, 39,196-197.
Rodić, M., Marić, S. (2021). Leadership style and employee readiness: Basic factors of leadership efficiency. Strategic Management. DOI:10.937/StraMan210103R
Sullivan, M., Kiovsky, R.D., Mason, D.L., Hill, C.D., & Dukes, C. (2015).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and education. Am J Nurs, 115(3), pp. 47-54.
Thompson, G.& Glasø, L.(2018). 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A test from a leader-follower congruence approach. Leadership Organ. Dev. J. 39, 57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