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挑戰
體驗學習三項哲學雖各有其獨有的影響與介入力,但帶領要訣卻是以選擇性挑戰為體驗過程中,首要重中之重。
選擇性挑戰意指:
- 受訓者永遠都有權選擇何時參與活動及參與的程度。
- 受訓者隨時都應提供經驗價值。
- 受訓者絕對尊重團體中任何成員的決定。
選擇性挑戰是賦予學員在參與訓練課程中的自主選擇,主要是培養參與學員尊重選擇的權利與責任,但並不意味著你不能挑戰,畢竟冒險活動的本質是一個挑戰障礙的課程,活動中除了去攀爬、去冒險,還會在過程中表現愚笨、歡樂和愉悅的情緒,更有解決個人與團隊的問題、觀察以及完成某些事情,這期間的訓練互動總是充滿許多驚喜。
當人們沒有選擇是否要去做或不去做某件事時,很多的成長就會發生,只要記得無論何時你為團體做決定時,你的選擇是拿走了團體的基本權力。而當團體維持它的權利去做選擇時,做為領導者必須繼續地尋找方法,以便能夠提供被團體接受的可理解的挑戰。
在體驗式培訓的案例中,我們可以斷定有些外在因素足以影響個人決定是否參與某項活動時的過程。例如在繩索課程中,學員可能會推斷其體能、攀繩的力道,以及有效打出繩結的能力等,能否讓他安全地參加該活動。但也有可能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因而讓他們選擇不參加活動。最終,也許他們了解到課程的安全性沒有問題,但仍決定不參加。在這3種情況中,外在因素會影響到決策過程,但終究個人還是能自由地決定自己的行動。
但若只因體驗式培訓者支持「選擇性的挑戰」這種理念,且告訴人們可自行決定要不要參加,則人們參加與否就不全然是自由決定的。體驗式培訓者認為,當他們告訴學員有參不參與的自由決定權時,學員會真的依其自我自由意志做出決定嗎?惟事實並非如此。若探索教育者真心要人們自由決定,則他們不只必須告知學員有權決定,還應有機會讓他們討論其想法與所擔心的事情,這樣會讓參與者更能了解他們應做何種決定。體驗式培訓者並無法完全了解,是否每個人都是依其意願所做的決定,但只要採提問方式,他們便能增強對該問題的認知。
最後要強調的是,所有人不應在心理或身體上,被迫參與難度過高的活動,如攀岩、高空繩索課程等。再則,個人應有權拒絕參與,即使活動進行中亦然,只要不對其他參與者造成危害即可。這意味著若他們選擇不繼續,則應讓他們從高空繩索與攀岩課程中回到地面上。指導員或講師可能以為只有他們才知道什麼才是學員的最佳利益,因此極力試著讓學員參加活動,但其實只有參與者自己才知道何者對自己是最有利。若體驗式培訓者相信為了讓學習有意義,必須由個人自由選擇參不參加時,便不應勉強學員參加活動,指導員應有道義上的責任,確定從未強迫學員參加。
體驗學習課程訓練的中心思想:選擇性挑戰(Challenge By Choice),意指所有受訓者在活動過程中,有權利去選擇想要親自肢體參與的活動,選擇權永遠都是操之在個人,只要是個人覺得不適宜或不確定是否參與某項活動,那麼她 (他) 就可不必親自參與活動,但必須在活動週邊作個觀察者,這並不表示個人可以借著「選擇性挑戰」的理由離開團體消失其間;而是團體尊重個人不希望親自肢體參與的意願,但個人也應以團體為重,並且以另一種主動觀摩參與,提供意見給予團體不同角度的價值經驗,這才是選擇性挑戰的主旨與原意。
¤全方位價值契約
有效的學習經驗是應能落實於實際生活裡,可由其間得到印證及補強。在團體經驗中,當個人明確地決定要達到某些目標時,藉著目標的確立過程及個人行動規劃,團體間成員可互相幫助如何達成目標及目標達成後的成果展示。全方位價值契約(Full Value Contract)正是這樣一個幫助團體達成目標及激發個人學習的有效方法。而其目標為:
- 共同約定確保團隊成員身體及心理的健康安全。
- 共同約定齊力達成個人及團體目標。
- 共同約定真實且誠懇地分享與回饋。
- 摒棄負面想法及感覺,積極地參與學習及成長過程,與他人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 藉著鼓勵肯定,目標設立與達成,團隊討論商議,面對衝突的處理,使得團隊肯定了自我及他人價值,找出每個人的正面特質,進一步肯定團體及其中的學習經驗和學習契機。
全方位價值契約要求每一團員作到下列各項:
- 出現:
- 專心:
- 說真心話:
- 開明的態度:
- 重視身心安全:
¤經驗學習圈
「體驗學習」法源起於歐洲,在1960年代盛行於美國,期間,先後有四個機構投入這樣的領域進行研究、教學及發展,其一是戶外發展學校(Out Wall Bound School),其二是國家戶外領導學校NOLS(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其三是PA 主題式冒險訓練機構(Project Adventure Inc.),最後是離開PA 的前主席Karl Rohnke創辦的Hight-5。四者分別從個人發展(Personal Development)和團隊建立(Team Building)二個面向切入,卻有著不同的訓練結構,但四者皆共同運用「體驗學習」之教學模式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並且設計了許多強化具體的經驗的遊戲(Game)及活動(Activity),以輕鬆且生動的方式進行學習導入(Everything is for fun)。
而「體驗學習」理論,事實上是取自美國哈佛大學Kolb教授的「體驗學習」理論,如今經歷40年來的實務經驗與心得以及中華體驗學習發展協會不斷的整理修正,使得今日「體驗學習」理論得以更完整的方式展現其現有之結構 (如下圖)。
文獻來源:
楊國樑(2014)。體驗式培訓引導員專業素養對團隊建立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高雄市。